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为了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一代青年大学生,新乡学院人文学院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原则,打造了优秀传统文化三维育人工程。以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筑牢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维育人项目立足人文学院专业特色,按照党中央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传统文化的号召,重点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八个重要理由,加强理论研究、深化实践成效、提升理论素养,规范化、精品化、科学化的增加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文化自信,进一步通过系统培育构建文学院学生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维育人项目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一、以丰富的传统文化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文学院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特色文化活动相结合,同时又结合文学院专业特点,利用富有创新的工作载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精心打造传统文化节活动,继续夯实基础,贴合时代主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出新理论、发表新观点、制定新方法,创新开展诗词大会、成语大赛、吟诵大赛、传统话剧展演、中华才艺展、经典诵读大会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活动。这些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从形式上丰富了院系育人工作的方式,更加深了文化育人内涵,拓展了学生参与的空间,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会贯通。
充分用好暑期实践平平台,开展传统文化大型系列调研活动,就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文学文字符号等课题,开展延续性的调研。在常年帮扶的老社区,每季度开展一次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将汉服展示、传统文化经典话剧、传统文化少儿阅读带到社区,实现育人服务地方,传统文化走出校园的功效。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受到了新乡电视台的采访和报道,营造了我院学生积极投身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的良好氛围。
开展道德讲堂和国学讲堂系列活动,打造国学讲堂,引领学科老师参与到国学讲堂中来,一学期三次就传统文化重大课题为学生进行学术引导。以传统文化活动促学习、养学风、营造班风。国学讲堂活动,受到了广大同学的普遍欢迎,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组织学生开展平原博物院义务讲解和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我院志愿者不但负责平原博物院二楼的书画厅、佛像造像厅、拓片厅、青铜以及瓷器厅等共八个厅的讲解而且积极跟随博物院到公园、学校和社区开展文化外宣,宣传新乡历史和牧野文化。例行的文物宣讲之外,在5·18世界博物馆日等重要节日,志愿者也积极投身其中。志愿者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专门面向青少年的文化互动活动:“清明寄相思,放飞中国梦”,“创意豆子画,等你来参加”、“中国传统技艺体验——扇面画”等,寓学于乐,播撒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孩子们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为传统文化的承继和繁荣奠定基石。我院与平原博物院联合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德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志愿服务品牌在我校已初步形成特色。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现了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风貌,也展示了我院青年志愿者的风采和社会实践活动卓有成效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8年来,我院志愿者积极践行志愿精神,坚持周末到平原博物院志愿服务,并多次跟随该馆开展历史文化外宣活动,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共计3000余个小时,得到了市民群众的肯定和赞扬,提高了学校和我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博物院志愿者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我院推荐一定数量学生参加平原博物院的笔试,多人顺利进行第二轮面试,通过面试成为博物院注册志愿者,壮大了志愿者服务队伍,这将激励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志愿服务,帮助他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以优秀的导师为组织保障,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
为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维育人活动专业、有序,可持续发展。 人文学院发挥专业课教师和导师优势,以专业课教师和导师资源为组织保障。导师每学期要为学生推荐10本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书目,并实时监督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导师每学期为所带学生开展三次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在为人处世方面教育学生以传统文化的信仰为保障。引领学生深入学习理论、加强理论实践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引导专业课指导教师广泛参与到成语大赛、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经典诵读大会等活动之中,对学生活动进行专业的指导。导师还将学生纳入到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组的项目中来,带领学生进行科研工作和地方文化的调研工作,确保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中来,养成良好的科研观念,投身科研工作。
三、以特色社团、院刊为依托,全面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新乡学院人文学院广泛搭建了实践平台,以社团、院刊为依托,充分展示学生培育成果,激发学生潜力,为他们提供各种实战才华的平台。
组建了人文学院话剧团、新荷作家班,创建好国学社等学生社团,依托社团从兴趣方面巩固传统文化项目的开展,培养学生在学习型社团中学习实践、自我管理、迅速成长。话剧团举办的传统文化话剧之夜活动,在全校掀起了热议,学生精心编排的《武松打虎》等传统文化话剧,表演精彩,人物刻画形象,是实践育人的良好体现。
人文学院通过对桃之夭夭汉服社、国学社、苹果诗社、朝月文学社进行专场传统文化方面的培训,打造了能落地有依托的学生活动社团,让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形式得以延续的同时,又能利用社团这一载体,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人文学院以院刊《文韵》为依托,征集传统文化方面的稿件,打造一本高品质的刊物。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技能、丰富的知识储备、儒雅敦厚的个人涵养为目标,找到传统文化与人文学院专业技能的良好契合点。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形成良好学风,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传统文化三维育人工程的有效实施,打通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美育、专业课教育的全维度链条,为学生工作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开创了崭新的视角。在人才培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形成了优质的工作品牌,并且进一步指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用优秀传统文化明德,引领学习热潮。实践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家长,见习学校,用人单位,对我院学子质量一致好评,院系的社会认可度和办学影响力逐步提高。院系的实践育人成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青网,新乡日报,新乡电视台等媒体的报道。岁月悠悠,多年一往无前,革放鼎新,追求卓越:多年博观约取,竹方于胸,瓜瓞绵绵.
实践无止境,育人无极限,站在祖国七十华诞的新起点,新乡学院人文学院将以永不止步的毅志,奋发进取的精神,博击长空的视野,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育人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奋斗。